VR技术在K12教育学科中有哪些应用?

浏览量:3846
时间:2019-01-15 10:44:44

  

  课程内容的制作与教材息息相关。为了保证教材的质量,我国建立了中小学教材审查制度,必修课教材(劳动、劳技教材除外),都要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从思想性、科学性、教学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审查。审查通过后,才能供各地教育部门选用。地方教材由省级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,审查通过后在本省范围内选用。因此,VR课堂的内容同样必须围绕通过审查的教材内容来展开,时刻明确为教材服务这一点。下面,我们就从k12的各个学科来看看我们能做什么样的VR教育资源。

  1.英语学科

  英语学科的资源是目前做得比较多的。不单k12阶段的英语教育市场很火热,大学甚至成人英语教育市场也是相当火热,所以许多教培机构也在投入资金和人力在做英语学科资源。那么,英语学科具体可以做哪些资源呢?

  (1)英语单词

  k12阶段的核心单词尤其是名词可以按照主题分类,分为动物类、植物类、家具类等各种主题,按照相应的主题构建相应的场景,设置一些交互功能。举个例子,如果你学一些动物的单词,一个一个的动物从你眼前经过,有3D的老虎从你眼前走过,并且朝你吼叫,然后旁边有老虎的英语单词和音标,耳朵里还可以听到tiger的发音,真可谓是调动了各种能调动的感官啊,多感官参与,而且在沉浸式的环境下,完全没有其他干扰,这样记忆单词的效率不止提升一点点吧!同时还可以借助一些英语单词学习方法和学习理论来构建场景,如空间位置记忆法、联想记忆法等等,这样确实可以提高单词学习和记忆效率。

  (2)英语口语对话

  英语中的口语对话一般是按照一定情景下与某个角色进行对话的,场景可以是电影院、飞机场、公园等场景,那么VR资源可以根据情景设置对应的场景。而场景中虚拟人物就至关重要了,当你戴上VR眼镜后,你就在这个场景里面,就要和那个虚拟人物进行对话,她就是你的语言学习伙伴,可以24小时不休息地跟你对话。做这类资源的时候,场景建模不是大问题,其实更多的问题可能是语音识别和英语句库的问题,如果想让此类资源发挥它应用的价值,就要让场景中的虚拟人物成为一个虚拟”对话机器人”,你说一句英语,即使是不标准的英语,她也要识别出你说了什么,然后她要根据英语语库来选择到底跟你说什么,所以要做高质量的英语口语对话资源,首先要有这些技术储备才可以。

  (3)英语游戏

  基于VR的可交互性,我们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互动游戏,例如英语学单词等游戏,利用硬件可以和场景中的元素交互,在游戏中学英语。至于可以做哪些类型的游戏,可以参考2D的游戏类型,再结合VR的交互方式,做出一些趣味游戏。

  2.科学学科

  这里的科学学科包含的范围比较广,把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地理等都包括进去了。VR可以做比较宏观和比较微观的3D场景,而科学学科中的许多知识点恰好需要用直观的方式去呈现,那么就正好可以用VR技术去构建场景。主要可以做成以下几种形式:

  (1)VR动画。可以做一些宏观3D场景动画,如大家做得最多的宇宙场景和海洋场景,这些场景是最可能让你感到惊叹的场景,想象一下,你戴上眼镜,可以看到太阳系内8大行星的运转,或者可以看到各种海洋生物从你眼前游过,那样的感觉,即使不做其他交互,你也会对科学产生兴趣,它也比2D资源有价值。还可以做一些微观的动画,如细胞分裂的动画、DNA复制的动画。但要注意的是其实有些动画用3D动画呈现就可以了,没必要做出VR互动的动画。

  (2)VR实验室。VR实验室更适合做物理和化学学科的内容,尤其是化学实验中各种实验用品,都可以通过构建虚拟物品实现,在这种场景下,实验用品也不会浪费,还可以操作比较危险的爆炸性实验,这是VR实验室比起实体实验室而言的优势。

  (3)VR模型。地理学科中的地形地貌、化学学科中的分子原子、生物学科中的DNA等都可以通过VR技术建模,并且可以做交互功能,学生既可以看到3D模型,还可以与它们交互,例如做一些分子模型的拼装、DNA碱基序列的配对等。

  3.语文学科

  语文学科一般的内容也没必要通过VR内容呈现,但一些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场景可以通过VR呈现,尤其是学生需要去“体验”后才能理解的场景,这在古诗词中和一些有历史背景的场景中出现。

  古诗词中的许多场景和我们当下的生活确实有很大区别,我们可以通过VR古诗词课件去呈现古诗词要表达的意境,如果在技术水平可以的情况下,最好做成中国风、水墨画等风格的场景,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美。

  

官方微博
公众号
微信小程序
今日头条
抖音号
-->